青青草原博客 | 技术建站,让你对手追赶

中美之争不是冷战!

中美之争不是冷战!

1946年温斯顿·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铁幕演说”被认为是冷战的开始的标准。杜鲁门总统成为当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领军,美国推行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大外交政策成为冷战的形式。

针对美国的政策,斯大林采取了相应对策。其基本指导思想:巩固社会主义体制,加固东欧和中国大陆阵地;在理论上明确共产主义信仰。

对于冷战的产生,美、苏都应承担责任。其实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准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于是冷战就成了拉帮结派的工具。

“修昔底德陷阱”( Thucydides Trap),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大约是在2012年,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首任院长、国际问题专家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Thucydides's Trap Has Been Sprung in the Pacific》一文中提出,是今天美国政治学界对新冷战的注释,跨越了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比较适合对冷战的本质的界定。

政治之争本质上就是权利之争,其它内容只是借口。当年的英荷、英法、英美、主轴国和同盟国和苏美都是修昔底德一类性质的战争,只不过苏美因为双方的核武势均力敌才止于"冷战"!

今日的北朝鲜以及以金正恩为中心的权利之争,不正是冷战的重演?

中国由始至今,都不参与核武竟争,但从来就不是战争的局外人。比较倾向于不结盟主义。

中美之争不是意识形态和冷战之争,是结盟与不结盟之争。千万不能误判为"修昔底德陷阱"。也就是说,中国无争霸之心,也无结盟拉邦之意。

中国只想不受别国欺侮!

仅此一条,中华民族还是共识和有能力做到的。这就是"底线思维"。

它不是体制和意识形态,而是民族主义和国家主权意志。

美国虽然是移民国家,同样也有主权意志。特朗普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受到选民的支持,在损失美国利益上受到群起攻击,让中国的忍让占了上风。

由此:中美博弈出现两个引人注目的态势:一是在中美之外出现第三种力量;二是中美之间开始出现攻守易势的趋势。

首先是南美阿根廷发出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的外交宣言,并在阿根廷G20峰会上为特习会做了和事佬。接着,巴西新总统上任对中美双方讨好。

这就是,1947年裴隆主义的翻版。他当年牵线为苏美和好,为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周《日本经济新闻》于东京主办的第25届“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上,开始起来发声。再次重申不结盟主义。是否能影响中美之争,现在还看不出端倪。但是,日本显然为即将在大畈召开的G20峰会造势。特朗普能适可而止地借台阶和谈,是美国实用主义之举。

我不认为当代中美政治家不如异议分子。中美能引起世界关注和倚重,全因为他们的智慧。

热战转冷战,冷战转谈判。不会逆转民主法治程序!

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今年香格里拉对话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则几乎可以被认为是新的不结盟运动的宣言了。

他明确表示:事实上,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和澳大利亚,以及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区域伙伴国,它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都是中国。这些国家都希望美国和中国能够化解彼此之间的分歧,同时也希望能继续和中美两国维持友好关系。

李显龙强硬宣示:“诸如新加坡这般的小国能力有限,无法影响大国的决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任人支配。”

在这种不结盟的气氛下,特朗普还能冷战下去吗?

中美之间本来就不是冷战模式和形态,何言冷战到底?

一定要对中美之争定性,可以认为美国要结盟中国,中国不肯"完全任人支配"。

如此而己,那有什么危机?!


默认
紫色
蓝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