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原博客 | 技术建站,让你对手追赶

人类劳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劳动是人类有目标的行为, 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也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有意识、有目标、有组织、有分工的劳动,很可能就不会发展出人类社会,原始人类可能还是在原始森林或者原始洞穴中生活。

起初,人类的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狩猎是一种劳动,耕种是一种劳动,收拾家、带孩子也是一种劳动。 人类通过劳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体力和智力,尤其是通过群体劳动和有组织有分工的劳动,实现了对大自然的巨大改造。大自然已经成为了人类劳动的天然实验室,现代社会无所不在的摩天大楼、交通系统、通讯网络、手机、电脑、工厂、互联网等等都是人类群体劳动的杰作。

现代社会鄙视不劳而获,也不提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提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一般来说,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电力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越来越多,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科学研究是一种脑力劳动,技术开发是一种脑力劳动,文学创作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写博客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写微博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发短视频也是一种脑力劳动。

有时候,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是不可分的。比如拍电影,既要靠导演、编剧的脑力劳动,又要靠演员的体力劳动和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尤其是功夫电影,还专门有动作导演进行指导。现在时髦的制作短视频,相当于一个微电影,也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集成。科学家为了做好多次重复实验,也需要很好的体力支撑。

人类社会引以为豪的是杰出的脑力劳动。人是万物之灵,人善思考,人有智慧,人能创造,可以说,可以从事脑力劳动,尤其是可以创造性地从事脑力劳动是人类的骄傲与自豪。人的智能越高,所从事脑力劳动的水平越高,成果就越显著。我国智慧化身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殚精竭虑开展工作,他的脑力杰作 《出师表》千古传诵。人类智商的标杆爱因斯坦,苦思冥想、灵光乍现,想出了相对论,推导出了质能方程,指导了原子弹的研发,加快了二战的终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经济越发展,越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员从事科研脑力劳动;科研脑力活动越活跃,科研成果越多,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管中窥豹,我国近年来科研经费投入与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和GDP的快速增长就有一定的同步性。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器能从事以前只有人类才能承担的部分脑力劳动。机器正在不断取代和不断蚕食人类的脑力劳动,引起了我们的担忧。 在未来,机器到底能有多智能?到底能取代何种人类脑力劳动?还是一个开放问题。真心希望机器的智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永远达不到人类的高度,只能从事没有创造性和灵感的中低级脑力劳动。 这样的话,机器将永远是人类的助手,帮我们完成一些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和运转效率。


默认
紫色
蓝紫